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转载) 儋州:诗词歌赋 文化之乡

  • 剑萧
楼主回复
  • 阅读:2714
  • 回复:0
  • 发表于:2014/8/28 16:40:19
  • 来自:海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儋州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诗词歌赋 文化之乡

 特色

   1、中原文化和贬臣文化的融合。

   2、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并存。

   3、移民文化和儋州文化的渗透

 价值

   1、造就出儋州这个“诗乡歌海”,荣获“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诗词之乡”、“全国楹联之乡”。三块金牌。

   2、提高了儋州知名度,为招商引资,发展旅游产业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活跃和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4、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宣传发动群众,教育引导群众。

关于儋州调声

    调声,准确的写法是“嬥声”,解放前民间流传的手抄本就是用“嬥声”。过去的《辞源》这样解释“嬥”字一(弟3切音窕韵去声)娆也。“嬥歌”跳歌也。(左诗赋)何晏曰:“巴人讴歌,相引连手而跳歌也”。读音与“调”字第一音“diao”相同。(“调”字还有第二音读“tiao”),从音调与动作形式,完全相符“调声”。而调声这个词是六十年代初,广东有名音乐家关慧棠女士到儋州采风,座谈会上有的提用“耳声”,有的建议用“依声”、“e声”,关女士按群众口音,结合音乐曲调特点,提出用“调声”,一锤定音,群众接受,社会公认。

第一节:调声溯源

    调声产生于什么年代,历来说法不一。从《儋州志》记载来看,北宋以前,调声在儋州已相当流行。因苏东坡居儋时,常常听到“夷声彻夜不息”,“黎歌蛮舞视公旧”。“书声琅琅,弦歌四起”。史书也这样记载儋州民俗:“春则秋千会邻峒男女,妆饰来游,携手并肩,欢歌互答”。山歌为独唱,二人对唱,不需大动作配合。调声多为群唱,晚上唱,节日游唱,有歌有舞,所以东坡及志书记的活动实为调声。

    今年初,海南省政府把儋州调声作为民间民俗文化保护启动项目上报中央,认定儋州调声产于西汉,盛于唐代。从文学理论上说没有错,因为民间艺术总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中产生,口头创作,口头流传。而西汉时儋州已建儋耳郡,当地人民群众有自己爱好的歌舞是很正常的,从事实上看,普遍流传在儋州地区的拗口令:“丽丽板板,叫古南山,南山独斗,独斗义山,义山麻球,麻来宗旨。”可以说是儋州第一歌,其接近调声的长短句,又与《诗径》相似,但至今无人懂其意思。流传这样一首歌:“山歌出处难知尽,至今不知几多春,传说天皇始唱出,传予今世爱歌人”。有天皇就有儋州山歌调声,虽然有点夸张,但说明调声山歌产生很早很早。今年5月3日,儋州人,省财政厅厅长陈海波博士策划了一次儋州北岸调声联谊会活动,因为多数人都认为调声产于北岸地区。至于有的人提出调声是清代海头珠江人车水唱歌而产生的,今天已没有多少人赞同这个观点,连提出者不少已改口。而先有山歌还是先有调声,至今仍有不同的观点,我的意见先有山歌,后有调声。因先有调声,后有山歌不那么合情理。如果没有山歌作词配曲,而先创造出调声曲调,没有音乐专业水平的群众是不可想象的。

第三节:调声的发展

    调声由于不断地升华发展,才成为艳丽夺目的南国奇葩,在祖国的文艺百花园中永开不败。其发展,大致有四个阶段。

    1、升华。北宋期间,受苏东坡的影响,调声歌词从通俗到成诗,使调声提高了品位,出现了质的升华。东坡设馆收徒教学,他的学生有一情人唱歌相约,不会解。这首歌是:“高根杨柳参天顶,八三不是二十四,五六不是逢三十,哥知变通侬话灵。”东坡听后,为他解释,情人约你十一日晚上十一时在椰子头下见面。可见东坡爱好儋州民间文艺。

    2、普及。清代乾隆年后,大批文人参与,调声从一般百姓进入学堂,实现了普及。现在流传山歌的著名文人还有黄河清进士,陈圣与解元、吴德义才子、张绩举人、唐丙章举人、王云清进士,充分说明了文人的参与。有一个插曲:王云清中进回来后,调声泛滥,王进士等地方头人曾提出禁止调声山歌。他到木棠见到人们照唱照调,想抓人。有一名艺人唱歌讽刺他:“诗书有本歌无本,何曾进士爸敌咱。唱歌人是贪花色,该知贪花拼状元”。禁止令才解除。

    3、入剧。海南流行一句俗话:“文昌无黎,儋州无剧”。八十年代,以唐宝山为主要代表的一批民间艺人,在县政府一些有远见领导支持下,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编演儋州歌剧,把调声搬上了艺术舞台。特别是县委书记何友信,顶住“文革”禁止调声,打成“封”资修“旧文化的压力,旗帜鲜明地支持儋州调声,使其成为儋州特色文化之一。林芝畅、黎焕都、吴焯明、羊经位、戴青云、陈开就等领导为发展儋州调声艺术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4、成节。新世纪初年,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创立了“儋州调声艺术节”,即每年中秋节为调声节,使儋州调声成为海南文化的重要品牌。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洪寿祥说:“被誉为南国乐坛奇葩”的儋州调声,既是儋州民间文化的“品牌”,也是海南文化的‘品牌’。成为海南四大文化节日之一。(其他三个是椰子节,三月三,欢乐节)

关于儋州山歌

    儋州山歌是儋州民歌的主要类型之一,她不仅具有严格的平仄声律,而且具有独物的韵律。由于节奏流畅分明,语调错落有致,唱起来音韵悠扬回荡,声情激越感人,产生很大的艺术穿透力。

    儋州的诗词创作活动,逐年发展,成绩斐然。2001年全国第十届中华诗词研讨会曾在儋州召开,2002年4月又被授予“全国诗词之乡”称号。儋州诗词成了儋州特色文化的重要品牌。

第一节 儋州诗词的特色

    1、东坡居儋诗风影响明显。

    东坡谪儋三年,留下诗文269篇(首),由于东坡名气太大,他的诗文对儋州人影响很大。但必竞年老体弱,又是受压被贬,所以居儋诗多为抒发诗人穷苦,孤寂悲凉、闲适、旷达的情怀,消沉的基调为主,但也有诗人不为艰难困苦所折服的豪情,旷达乐观的襟怀有时也跃然纸上。不管写得多么细腻、清新、传神,都是反映其晚年复杂的心志。这种风格在儋州诗里明显凸现出来。

    2、山歌诗广为流行在民间。

    宋前儋州山歌较为流行,宋代受苏东坡的影响,诗的意境进入山歌,使山歌出现质的升华。由于儋州话为粤语系,平仄用韵,多符合格律,出现了不少符合绝句韵律的山歌,这类山歌称作山歌诗,在民间相当流行。如,“歌似竹根生竹笋,一根生笋发千根;千年歌海歌不断,辈辈斑斑出杰人。”“晚翠松林松茂盛,山明水秀鸟欢声;渡槽架在云深处,千里良田似镜平”。“鹧鸪鸡也鹧鸪鸡,谁人叫你路边啼,你为多言遭石死,我因无语被夫离。”用口音唱是山歌,用字音吟是诗。

    3、应酬奉和诗进入百姓家。

    在儋州,凡结社,或遇进祠堂、入室、升学、结婚、当兵等喜事,及成服等悲事,题诗撰对,贴满四壁,成为一大特色。不少作者都是来自农民。特别是有作者题一首诗出来,奉和者成千上万,你唱我和,热闹至极。

    4、田园山水诗多有精品问世。

    儋州流行的田园山水诗较多,也比较好,因为取材容易。自然风光,田园景色,场圃农事,退隐生涯,都是其抒写描进的对象。田园山水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听未言,不碍天,不碍地。不论什么政治风云,都可说得过去。非常适合我们这种边远、又没有任何政治势力的地区文人听为。如清代进士黄河清的田园诗:“旭日霞开辩海乡,山峰翠色远于将。水心那受蛮烟染,独吸清溪胜酒浆。”“午风轻淡树生香,引得浮阴色载阳。嗟我农人犹力作,汗流满面发沧浪。” “农村傍晚向鱼梁,轿马前途匪客装,不惜忘签归步急,呼传篱苍剪条杨。”多么清新通俗,简朴亲切,颇有山歌诗风格。

第二节 儋州诗词的发展

    儋州诗词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打基础、普及、东山再起,成诗乡四个阶段。

    1、打基础阶段。有的亦称“两基础”,即东东坡居儋敷扬中原文化之遗泽和清代中叶桄榔诗社的成立。前者使儋州人喜爱上诗词,而且诗的意境进入山歌,出现山歌诗,后者使唱和之诗风基本形成。

    2、普及阶段。“五四”运动前后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917年陈有庄拔贡成立王五诗联社,带动全县有24个诗学社团的成立。在民间学习做诗,普遍掌握诗的韵律,这批诗联社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3、东山再起阶段。解放后,1957年反右扩大化,一批教师,干部因题诗被上纲上线成了右沛;“文革”十年动乱,诗对当作旧文化惨遭推残,几乎无人敢做诗。八十年代初,王五诗社,松涛诗社率先成立,在此带动下全县又成立了诗词社团14个,好诗之风再次兴起,诗词在儋州东山再声,再次得到普及。

    4、成诗乡阶段:儋州建市后,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成立了诗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集中诗对爱好者四、五百人在一起作诗,还出版了不少诗集。2002年被国家授予了“全国诗词之乡”的称号。自此,称儋州为“诗乡歌海”,才有根有据。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