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原创]读《丑陋的中国人》有感

  • 水墨精神
楼主回复
  • 阅读:2295
  • 回复:8
  • 发表于:2011/10/25 14:34:11
  • 来自:海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儋州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读罢《丑陋的中国人》一书,我不禁感叹:如果有人不知道柏杨先生还可以,但如果作为一个中国人不知道《丑陋的中国人》这部书,恐怕就是个遗憾了。我认为柏杨先生不单单是个作家,还是一个鉴赏家,当然鉴赏的不是艺术品——而是我们中国人。对中国人的鉴赏是深入骨髓的,哪怕微乎其微的瑕疵他都剖析的相当透彻,有人曰:柏杨先生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强烈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不能团结”、“死不认错”等,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滤过性疾病使我们的子子孙孙受感染,到今天也不能痊愈。主要内容是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我想这些还远远不足以概述中国人的劣根性。也有人说在他的墓碑上应该写上这么一段话: “这里埋葬着我们的一面镜子,一个美丽的中国人。他在世的时候,让所有人觉得刺痛。而没有了他,又让所有人怅然若失”。柏杨先生虽然已经不在了,但这本书就足以成为他留给中国人最大的财富。常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不妨就走入书中领略下柏杨先生留给我们的真挚忠告吧。
   
    此书分上下两辑,上辑为沉痛出击,下辑为怒涛拍案,由冯骥才作序。柏杨先生的一生是异常坎坷的——十年小说,十年杂文,十年牢狱,五年专栏,十年史学写作,十年人权。正是这样离奇的一生让柏杨先生彻底的了解了中国人,了解了中国的现状,真正体验了才有了这么深的感触。他的作品语言不华丽,辞藻不优美,拿起来不想看,放下去又急切的拿起来,真正读起来内心又总是隐隐作痛,痛的是书中批判的每一件事,表达的每一句话都直指要害,讲的是中国人,又仿佛说的全是自己,很多事都在自己身边一遍又一遍的发生,甚至发生在自己身上,羞愧之色不予言表,语言之犀利有令人拂面涕哭之感。从不同层面观摩生活,以小见大,层层铺陈,大至国运昌盛,小至小民油盐,句句皆是箴言。倾毕生之精力劝谏国人向善、学好,同时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都希望国家文化繁荣,国人素质提升,国体政治清明,让所有人都知道中国是礼仪之邦。
   
    他似乎是最痛苦的人,不顾一切的用文字传播真理的人。他似乎是最孤独的人,只身走在世人面前披荆斩棘的领路人。书中的柏杨是个十足的“愤青“,眼睛纯净的容不下一粒沙子。他说过这样的话“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他是苍生的救世主。当然,作为我对此书极为喜爱,对柏杨显示甚是理解,但也有怀疑论者曰:他柏杨凭什么骂中国人,答曰:因为他是中国人。他不骂你,不批判你,难道让日本人给你指出错误?让美国人帮你改正?这就是讳疾忌医(听惯了奉承,经不住棒喝,自己有过失,却不接受别人的规劝)、死不认错(即使错了也要继续犯下无数个错误,原来掩饰第一个犯的错误)的表现,即使做的很好,你也千万不要奢望得到赞美,看到的人只会一个个眼红,无不认为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替别人着想的人都被看做傻瓜,撒谎是每个人的专利,就连小学生的作文都纷纷撒谎,言曰:火车站智斗歹徒,上学路上帮老奶奶扛柴等,或家长代写(中国青年报报道)。也难怪,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在孩子们还不知道什么是谎言的时候,就有语文课文告诉他们“狼来了”的喜与悲。这时候也只有柏杨先生背天下之大不为,拍案而起,笔尖直指丑陋的中国人。
 
    一个健康的心理才会形成一种健康的制度,一个和谐的心态才能形成一个和谐的社会。作为一名大学生,不敢说肩负着时代的使命,也不敢以初升的太阳自居,我想每人都能做到自扫门前雪,那毕业时的人格测试成绩都应该及格了吧。可万不该的是自己门前的雪扫的干干静静,别人门前的雪却多了。曾看到这样一段视频,内容是美国一所大学讲课情形,讲的什么暂不必说。看毕,有一位先生只给了简单的一句评价,他没有说该大学学风如何、教态如何。淡淡的曰:呜呼,××大学的学生买不起手机否?这和我们的学生形成的反差就大了,吃饭要带,睡觉要带,上课时间也是手机铃声鹊起,哪管老师在讲课,同学在学习,掏出手机就是一声“喂”,生怕误了“人生大事”,着实到了头可抛,兜里手机也要掏的地步。说到美国好,或许就有人要给冠以“崇洋媚外”的名号了,试问什么叫崇洋媚外?带手机是?学外语是?亦或是……?取人所长,弥己之短岂能是崇洋媚外。心态摆正用心去聆听,用心去感受,时刻反省,时刻学习。才能让自己有尊严的生活在世界里。
 
    五千年文明史给了中国人自信的理由,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给了中国人疯狂的条件。自信也好,疯狂也罢,人各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况且自信、疯狂也没什么不好,暂不言它。可国人也不至于总认为自己是最聪明的、最有魅力的个人啊,还无时不刻的耍点小聪明、秀点假魅力,并乐此不疲的继续着。以至于从一个礼仪之邦成了现在的无礼之邦,甚至谈中国色变,连最起码的谢谢、你好、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之类的话,听到的也越来越少了,中华民族真正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倘若此种情形得不到改善,即使靠投机取巧的手段挣了再多的钱又有何用,毕竟到那时国都不复存在了。金钱买不到的东西太多了,金钱的丰富始终掩盖不了内心的空虚。柏杨先生的一生始终都在不停的敲钟,而《丑陋的中国人》足以让警钟长鸣。在对待这本书的态度上,不少外国人却是赞赏有加,柏杨先生的演讲更是座无虚席,当然了,这些活动都是在国外进行的,在国内恐怕要被扔臭鸡蛋了,揭中国人的短,这可是欺师灭祖的大罪啊,岂能说改就改,你柏杨想劝人改错那是痴心妄想。柏杨先生也是个倔脾气,就这样一直坚持,直到86岁才封笔,此间这条“不归路”从未间断过。他自己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不能选择谁做我的爸爸,但我可以选择做个好儿子。不可否认他是一个好儿子,付出的努力得不到回报,还甚至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忍受牢狱之灾。即使他现在还是丑小鸭,但总有一天他会成为白天鹅。
  
    回头来讲,中国人的文化素质为何如此低劣,应该归罪于谁?中国人不是最善于推卸责任的吗,恐怕到了这个问题上谁也推脱不了了,因为那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又或许是祖祖辈辈“积德”的结果。当然,中国人的素质再卑劣,也不至于会挖老祖宗的墙角,可到头来,哪件体现中国人劣根性的事不是挖老祖宗墙角得来的。呜呼,此书之要义重在提醒读者不要再“自惭形秽”之后紧接着就“妄自菲薄”了,而是要发愤图强、痛改前非,“勿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此贴被诗岛村夫于2011-10-25 15:12:35编辑过] 
  
  • 剑萧
  • 发表于:2011/10/25 15:28:57
  • 来自:海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和阁下是在大学相识,因为共同的爱好走到了一起成为了文学朋友!
      毕业后我们很少联系,但是今天读了阁下的这篇文章,我欣喜若狂,为他的犀利文笔和独到见解而开心!从该文可以看出,他饱览群书,他才华横溢,他赤胆忠心,是一个怀有社会良知和责任心的中国人。
       这篇文章是读后感,通过读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感慨当今社会众生相和国人劣根性。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在这个上帝已死人们精神信仰发生危机的时刻,我们多么需要这面镜子啊,我们多么渴望有人为我们敲响警钟,指引我们国人前进!
       正如他的文章结尾所言,这篇读后感的真实意图和要旨是“提醒读者不要再‘自惭形秽’之后紧接着就‘妄自菲薄’了,而是要发愤图强、痛改前非,‘勿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此贴被诗岛村夫于2011-10-25 15:31:20编辑过] 
  
  • 麦兜
  • 发表于:2011/10/25 16:04:14
  • 来自:海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的文化素质如此,谁之过?人之过还是社会之过?就怕得过且过
君子固本
  
  • 渔人
  • 发表于:2011/10/25 17:54:25
  • 来自:海南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辩证的看待问题,中国人确实需要多几个柏杨
  
  • 剑萧
  • 发表于:2011/11/5 7:49:38
  • 来自:海南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分析独到!发人深思!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  
我是西凉剑客,你是哪路诗人?
  • 小舟过海
  • 发表于:2011/11/5 9:45:05
  • 来自:海南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十年前也读过这本书。美国人的《丑陋的美国人》;日本人出的《丑陋的日本人》是作为国书来读的,以此来作为镜子反省。但不知为何我们不把《丑陋的中国人》作为国书来读?
  • A梦
  • 发表于:2011/11/6 15:12:06
  • 来自:海南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香烟爱上火柴,注定受伤害,许下的承诺欠下的债,叶子的离开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