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儋州调声的作用小看不得

  • 海南时尚音乐班
楼主回复
  • 阅读:6153
  • 回复:5
  • 发表于:2010/5/3 19:53:26
  • 来自:海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儋州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儋州调声的作用不可小看
  儋州调声,实为“嬥声”,解放前民间流传的山歌手抄本,都是用这个词。嬥字,按现代汉读音为diao,与“调”字第一音相同。调字还有第二音读tiao,调字不管哪种读音的解释,都与调声的含义竟无相关。然而,解放前出版的《辞源》对嬥字作这样的解释:嬥—(弟了切音窕韵去声)娆也。“嬥歌”跳歌也。(左诗赋)何晏曰“巴人讴歌,相引牵连手而跳歌也”。我们的先民因而把“调声”定为“嬥声”。然而,由于嬥字较生僻,一般字典不载这个字,笔划多难写,于是用依声、厄声、艾声、夷声、爱声、耳声的写法都有出现。解放后人们熟悉汉语拼音后,长期研究儋州话的吴英俊同志建议用E声,但都无法统一。六十年代初,广东著名音乐家关慧棠女士到儋州采风,她按群众的口音,结合音乐曲调的特点,在座谈会上提出用“调声”,一锤定音,群众接受社会公认。新世纪初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中秋节为儋州调声艺术节时,决定用“调声”。
  调声产生于什么朝代,历来的说法并不很一致。《儋州志》载,北宋苏东坡谪儋时,常听到“夷声彻夜不息”。他的诗文也用“野老已歌丰岁语”,“书声琅琅,弦歌四起”,“黎歌蛮舞视公归”。描述了当时儋州的民间音乐活动。《儋州志》也这样记述当时的民俗:“春则秋千会邻峒男女,妆饰来游,携手并肩,欢歌互答”。儋州山歌多为独唱、二人对唱,不需动作配合。而调声必须群唱,多为晚上唱,所以说苏东坡见到的夷歌及民俗的欢歌,应是调声无疑。这充分说明北宋以前就有了调声,这个观点已经得到专家们的肯定。调声的曲调都是欢乐的曲调,五代乱世,不可能产生这种欢歌,儋州得名源自唐代,所以调声产生于唐代的看法得到较多专家的认可。五六十年代,县文化部门曾有一批文人著文说儋州调声乃一百多年前即清末海头人车水抗旱吭出来的,最近明明先生著文称儋州调声形成至今只有近百年历史。这些提法一无根据,二是违反了儋州山歌调声应先从北岸地区产生的这个最基本常识,所以得不到社会的承认。最近,市文化馆馆长陈照荣等人认为汉武帝刘彻设立政府时调声由山歌、二句半发展而成,确定儋州调声产生于西汉,盛行于唐代,而且上报国家文化部当作国家级民间文艺予以保护。如果申报经专家考证获批准,儋州调声的起源将得到国家的认定。
  儋州调声属民间文学,习俗称民间艺术。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中经过集体修改和加工的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的诗体。因为冠予“民间”二字,不象汉文、唐诗、宋词、元曲、清小说都有作者署名,成果是人民群众大概念,所以经常遭受正统文人和政府部门的限制和打击。封建社会,官吏文人财主、妻妾成群,却以种种封建礼教压抑社会低层的青年男女,儋州调声被社会下层的青年男女当作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由的艺术活动形式,清代时儋州文人代表王云清进士曾召集地方绅士耆老开会禁止调声。后来一名民间艺人在木棠唱首歌讽刺他,歌曰:“诗书有本歌无本,何曾进士爸敌咱。唱歌人是贪花色,该知探花拼状元”。事实上,前辈的黄河清进士、陈圣与解元已学会山歌,张刚举人年青时代是山歌高手,不仅诗文好,而且当上了大官,所以此次禁调流产,王云清转而学习山歌,成了编唱山歌高手。解放前,六、七十年代,儋县的各级政府把调声与夜游划等号,禁调成了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有时一晚捉几千人,剃头剪发强制劳动,结果是越禁越多。1974年12月至1982年6月任儋县书记的何友信,听到海南区委学者型领导人李尔重高度赞扬儋州调声这种民间艺术,同意吴焯明、黎焕都同志在北岸大寨办组建儋州民歌队,利用山歌、调声进行宣传,八十年代初又下令中北部各公社成立调声队,并举行了三届调声汇演,使儋州调声登上了大雅之殿。此后,撤县设市庆典会、5·18招商会、中秋艺术节,调声艺术得到了全面弘扬。
  从封建社会直到解放,动用官府力量,动用全党,都无法禁止民群众的调声活动,可见儋州调声具有相当旺盛的生命力,其作用不可小看。第一,在旧社会,儋州调声是青年男女反抗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手段;第二,在社会变革的时期,儋州调声是宣传发动教育群众的有力武器;第三、在改革开放年代,儋州调声是促进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最好载体;第四、在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中,儋州调声是加速文化大市创建的特色文化;第五、在人民群众生活中,儋州调声是活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主要艺术形式。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年代,儋州调声在唤起群众参加革命,打倒反动派方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初,儋州调声为冲破层层阻力,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招商引资活动中,儋州调声为提高儋州知名度,吸引外来投资者扯起了大旗。这几年来,有些有一定影响的人物拾起六、七十年代的旧话,对儋州调声提出非议时,原副县长吴焯明同志说,你们打日本,搞革命进行调声就是对的;人家搞招商搞文化产业,建文化大市,进行调声就是错的,天底下那有这样的歪理。
  儋州山歌之所以有那么大的作用,因为儋州调声及其活动有着坚强而奇丽的艺术生命力。首先是其语言特色,通俗优雅,朴实自然,准确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感情色彩;其二,有丰富的艺术手法,抒情、说理、讽刺、夸张、烘托、渲染、对比、伏应、比喻、拟人、反问手法贯穿其中;其三,曲调优美奔放热情,韵调变化无穷;其四,动作象浪如潮,灵活至极,扎马、搂身、甩手、摆项、勾小手指、打颈花、打眼神等传统基本动作,使调声队伍时而和风细雨,时而排山倒海,地动山摇。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黎友合总结儋州调声参加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作闭幕式压轴表演时认为:第一,儋州调声是民歌,同时又是广场集体民间歌舞,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美。第二,儋州调声是群众性的广场歌舞活动,乃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第三,儋州调声是具有完整性、规范性、独特音乐特色和艺术风格的汉族民间歌曲。第四,儋州调声是集体对歌的竞技歌舞。第五,儋州调声是集体对歌表演,又是集体舞蹈表演的民间艺术。所以说,儋州调声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特有歌种,独一无二。黎先生的看法我认为是符合儋州调声的方方面面特点的。
  关于儋州调声,应该承认,仍存在不少糟泊。长期以来,不少人利用它来进行夜游活动,在旧社会,造成“十条人命风花九”的恶果。不少内容不够健康,对青少年有腐蚀作用。所以,儋州市调声山歌暨民间文艺协会成立以来,约法六章:一、不准在校学生参与调声;二、不准不健康的内容进入调声;三、不准粗野动作进入调声;四、不准利用调声搞夜游;五、不准队伍不整齐,不化妆就表演调声;六、不准利用调声攻击现行政策。而且提倡:调声内容要积极向上,调声动作要文明艺术,调声队伍要整齐化妆,调声场所要高雅讲究,调声曲艺要不断创新。如今,调声已经成为调声经济。据协会统计,全市的调声队,已组建130多个,有70多个已成专业队,镇村家庭有喜庆,都雇请他(她)们作有偿表演,按调声队的说法,有偿调声表演,比人家雇请砍甘蔗,当小工好得多。
  今天,调声经济正在促进儋州文化产业的形成。可见,儋州调声的作用不可小看。
  
  • 刘一名
  • 发表于:2010/5/3 20:08:00
  • 来自:海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每到节假日,调声都能出现在每个热闹的场所里,由此可见,它的作用,真的很大

  
  • 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
  • 发表于:2010/5/5 21:34:15
  • 来自:海南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调声,我喜欢!
  
  • 正艳
  • 发表于:2010/5/6 23:53:15
  • 来自:海南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调声,走进人民的生活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